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协同,专家热议优质养老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2:21: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18日消息,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主办、大家保险战略支持的“城心守岁月——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沙龙8月15日在京举办,多位专家共议养老新趋势,探索多元化、专业化、智慧化的养老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方式和制度体系发生了巨大变迁。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基本养老服务也从兜底补缺迈向均等普惠,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中国式”特征。

对于如何增强中青年的养老安全感,杜鹏提出五方面思考:一是政策支持制度化,建立稳定的养老预期。二是服务体系分层化,减少养老支持焦虑。三是服务内容精准化,提高服务质量。四是服务机制智慧化,发挥科技力量。五是主体协同多元化,合力构建养老安全网。

如何随着社会进步持续发挥保险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中国保险业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称,保险业还需要关注居民的非财务风险。如果保险业能够在提供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关联服务以化解消费者焦虑,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长寿社会贡献“保障密码”。

锁凌燕认为,“保险+”范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为银发岁月提供三重保障。一是资金保障,优先解决居民购买养老关联服务的资金短缺问题,再结合服务端持续的场景优化,激发居民服务需求、促进养老储备,规避财务风险。

二是服务保障,通过提供融资服务满足养老产业服务商资金需求、为之提供稳定的客户群,促进范围经济解决盈利难题、减少资源错配问题,进而提升多元化服务的可及性。

三是效率保障,以人为中心整合服务,关注各类影响银发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综合各类风险管理服务,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个人、家庭得到“闭环”服务有望改善银发生活质量、降低养老综合成本。

对于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构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秘书长周岭认为,在智慧健康管理的深度应用上,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搭建老年健康监测平台,实时追踪慢性病指标与日常状态,通过AI预警风险;整合线上问诊、远程康复指导,破解高龄、失能老人就医难题,实现健康干预前置,降低慢性病恶化及意外健康事件概率。此外,在养老服务的整合化创新上,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服务网络,社区嵌入照料中心提供日间照护、康复护理等;组建专业团队上门提供定制服务,通过持续支持减少独居及照护缺失引发的健康隐患。(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