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16:14:00
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实现含油污水全回用、含盐污水100%达标排放
中水池变成“锦鲤池”
工人正在展示由工业污水“蜕变”而来的中水。 殷实 摄
6月20日,记者在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见到,公司院里景观池内,一群色彩艳丽的锦鲤时而在莲叶间穿梭嬉戏,时而吐出晶莹的泡泡,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这个景观池里的水,是由公司工业污水‘蜕变’而来的中水。”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公用工程部副经理宋敬虎告诉记者。
据介绍,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同时含油污水的处理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基于此,企业积极推进中水利用,先后投资1亿元建成由高效沉淀池、臭氧氧化池、均质调节罐、高效生物膜脱氮池等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凭借高效生物膜、活性炭菌群等“秘密武器”,使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大幅下降,实现含油污水全回用、含盐污水100%达标排放。同时,企业加强水质监控、密封处理、增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等,多措并举,让厂区告别“油气味”,变身清新宜人的“洁净工厂”。
走进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污水处理现场,宛如踏入“污水变形工厂”。污水进厂后,先在隔油、浮选环节褪去油污与悬浮物;再经层层生化、氧化“治疗”,清除化学需氧量、氨氮等顽固污染物;最后通过药剂“消毒”,完成从“问题污水”到“优质水源”的蜕变。尽管每小时处理200立方米污水“任务”繁重,但自动化监测与控制让每个环节精准无误、高效运行。
今年前五个月,公司污水处理装置共“吃掉”47万吨污水,产出的44余万吨回用水,有的化作循环冷却水,在生产线上“奔跑”降温;有的成为消防“后备军”;还有的滋养着厂区绿植,连景观池内的锦鲤都悠然畅游在“再生水”中。
“锦鲤素有‘水中宝石’之称,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不仅对水温敏感,还对水的硬度、酸碱度十分挑剔。它们在这里快乐畅游,就是对水质最好的肯定。”宋敬虎笑着说。
(沧州日报记者屈鹏 殷实 郭彬)
相关文章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领导人涉台言论答记者问
08-08东盟青年眼中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里有我们的“黄金机遇”
07-27岚图汽车邵明峰称中国辅助驾驶已实现从追赶到并跑
07-27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
07-26《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发布
07-26“全运家书”征集活动启动!苏炳添等邀四海同胞共赴湾区盛会
07-26国创高新:拟2.25亿元收购宁波国沛100%股权
07-25一个没注意中国无人机又升级了
07-25CBA公司换董事长了!中国篮协副主席杨阳接替徐济成
07-24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企业参观学习中意外坠落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