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县域经济“旺” 支点建设更有“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3:14:00    

8月19日,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湖北要建成支点,必须夯实县域根基,激发县域活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量质并进,要让谋划策划更有“望”。“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稳定”是各地承担的重大责任。湖北各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各不相同,绝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产业发展基础、市场潜力等相关要素进行整体分析和科学谋划,深入分析本地发展现状,明确县域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举措。从潜江小龙虾到仙桃无纺布,从大冶矿冶到枝江白酒,湖北县域特色产业已经形成独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品牌。要持续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潜能,立足湖北各县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不断做强产业支撑,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研发能力,驱动特色产业由“单点突破”向“链式崛起”转型,从而更好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空间,以产业兴推动县域经济“旺”。

功能动力有力支撑,要让公共服务更有“望”。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栖。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共服务不能城里“挤破头”、县域“空白多”,要积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县域经济延伸,着力构建“一老一小”普惠友好的养老托育体系,让更多人能够在县域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从“省属医院托管县级医院”模式,到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计划鼓励华师一附中等名校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再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湖北省不断探索推动公共服务下沉、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路径,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让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愿意留在县域、扎根县域。

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要让协同发展更有“望”。县域经济体量小,资源禀赋有限,普遍面临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短缺的瓶颈,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要积极拓展区域联动的“朋友圈”,主动“融圈入群”,打破行政区划的“隐形围墙”,推动县域与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让人、财、物等要素能够双向自由、高效流动。湖北当阳市、枝江市、松滋市、宜都市和东宝区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合作发展新路径,建立“当枝松宜东”县域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了新范式。同时,也应正视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挥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县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政策上互联互通、均衡发展。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是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底盘支撑。聚焦县域、做强县域,非一时之策,而是长远之计。全省上下要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中心任务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春水,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梦妮(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洪山区珞南街道)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