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5 08:19:32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重阳节到来,苏轼与徐君猷等客人登高赏菊,饮酒赋诗。苏轼有感于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心境一致,作该词以表达苏轼唯物的生死观。全词,以景入情,即景生情。苏轼虽然感叹世事多艰,但是不消沉,不伤感,充分显示了苏轼对世事、人生短暂的恬淡达观的胸襟。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宋代: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在送别杨绘的诸多词作中,此篇最大的特点是以直抒胸臆为主。词短情长,语言流丽平易,表达了词人深挚的友情。
宋代: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作为重九的应节之作,小晏这首词是很特别的,他把悲秋、登高、怀人等等传统的题材和写法统统抛却,一反常情,说柳叶落实愁眉淡了,黄花开是笑靥深了,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华享乐气氛,简直把重阳写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相关文章
全本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陆沉舟沈意欢)最新章节列表_全本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全文阅读
05-08全文浏览如果告别不能笑着说:结局+番外极佳剧情(颜书逸宋雯沁)_如果告别不能笑着说:结局+番外极佳剧情(颜书逸宋雯沁)全文结局
05-08最新章节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结局优质全章(乔清晚顾时渡)_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结局优质全章乔清晚顾时渡最新章节
05-08发现祠堂的秘密后全村无一活口:++后续小说杜伟冯若琳全文试读杜伟冯若琳小说全本无弹窗
05-08(番外)+(全文)乔清晚顾时渡(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结局)完整全文在线阅读_乔清晚顾时渡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千缕月光碎于一地:全文+后续+结局)
05-08无端却被春风误:人气节选全文小说孟南汐宋祁钰小说在线阅读
05-08爱他爱到不再爱:新鲜出炉全文阅读(颜涵之陆景琛)最新章节_爱他爱到不再爱:新鲜出炉全文阅读
05-08谁与你白头成眷:结局+番外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沈意欢陆沉舟)最新章节列表_谁与你白头成眷:结局+番外(沈意欢陆沉舟)全文+后续+结局在线阅读
05-08《花落人不知》最新章节免费阅读by佚名未删节小说
05-08我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85名 5月10日至16日报名 招聘岗位均不限户籍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