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3:5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十四五”以来,中国大熊猫保护成效显著,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在秦岭大熊猫基地,可以见到目前全球唯一的人工圈养棕白色大熊猫——“七仔”。
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已突破700只
目前,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已突破700只。作为熊猫圈里的“大明星”,“七仔”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秦岭大熊猫基地,有好多“七仔”的周边公仔文创,各种造型可以看出,“七仔”多么有趣。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熊猫主要分为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两个亚种。“七仔”是秦岭亚种,如今生活在秦岭大熊猫基地内的四宝科学公园。
这里不仅是“七仔”家族的家园,还生活着朱鹮、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四宝”乐园。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七仔”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佛坪保护区度过,这段珍贵经历被众多科学家和志愿者见证。野生动物摄影师裴竟德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野生动物摄影师 裴竟德:“七仔”在熊猫谷,大概十多年前,我觉得那个时候它就像一个小伙子,纯粹、稚嫩,特别可爱,现在已经成熟稳重。
成熟稳重的“七仔”也有多面性。
网络上曾流传一段有趣的视频:一只名叫“阿宝”的大熊猫隔着护栏不断“挑衅”,结果被“七仔”一口咬住耳朵,瞬间成了“V字耳”。
别担心,这只是熊猫之间特有的玩闹方式,双方都安然无恙,现在也相处融洽。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野生动物摄影师 裴竟德:“七仔”现在16岁,它的魅力我觉得正是它的巅峰时刻。
独家镜头见证秦岭生命律动
一组影像拍摄于2021年至2023年。春天的秦岭白雪皑皑,发情期的野生大熊猫却已上演火热的“比武招亲”。裴竟德用两件迷彩雨衣搭建起简易掩体帐篷,早早守候在一只雌性大熊猫附近。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野生动物摄影师 裴竟德:简易的掩体帐篷就是四面透风,地形非常陡,人稍微一松劲就朝下出溜儿。我就在斜坡上面挖一个坑保持稳定,这种状态非常煎熬。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拍到了激动人心的画面。
雌性大熊猫爬到树上,将爱情的“信息”散发出去,附近的雄性大熊猫争先恐后地赶来,聚集在周围。雌性大熊猫时而默默观察树下的动静,时而“梳洗打扮”。
三天后的月夜,真正的较量开始了。四只雄性大熊猫激烈角逐,嘶吼声震彻山谷。这些画面是目前记录秦岭野生大熊猫交配行为中较为清晰、完整的影像,为研究其生物繁衍提供了宝贵资料。
回访秦岭拍摄地
再次亲密邂逅野生大熊猫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茂密的竹木、箭竹林是大熊猫天然的“庇护所”,却也让人寸步难行。很多时候,队员们只能手脚并用,匍匐穿行。小心翼翼地爬过一片竹林后,久违的老朋友终于“如约而至”。
今年,作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已正式建立超过1000天。这片跨越陕西、四川、甘肃的保护地,为“国宝”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的万千生灵构筑了更完整、更系统的生态家园。二十多年扎根秦岭深处的裴竟德和他的团队,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在他的镜头里,秦岭的群山愈发葱郁,珍稀动植物的身影也日益频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野生动物摄影师 裴竟德:把中国的生态保护传达给全世界,我感觉特别开心。尤其是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生态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野生动物摄影师,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吴成轩 何涛 陕西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