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7:53:00
5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公安系统中的先进典型代表围绕“弘扬公安英模精神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红星新闻注意到,此次参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活动的公安系统先进典型中,有一位驻守网络空间战场打击犯罪的“95后”青年网警。他叫张智恒,目前担任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
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张智恒
2020年毕业从警后,张智恒一直从事网安工作,5年间他和战友们重点攻坚“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等多个新型领域网络犯罪,多次斩断涉网犯罪源头,捍卫亿万网民的合法权益。
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骚扰电话、广告短信背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相关问题,张智恒进行了详细解答。
张智恒指出,看似寻常的骚扰电话和广告短信,实则暗藏玄机,其背后往往是一伙高水平、职业化的网络犯罪团伙。他以曾经侦办的一起利用技术手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为例,一条普通的装修广告电话背后却是网络攻击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涉案嫌疑人有的具备深厚的计算机专业功底,且部分人有着不错的工作与收入。他们熟知互联网企业数据存储模式,凭借网络攻击等技术手段侵入企业内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最终通过电话销售的形式将信息转化为骚扰电话。
张智恒说,在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嫌疑人问他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犯的罪严重吗?”他表示,这两个问题折射出网络犯罪团伙的心态。前者体现出他们自恃手段隐蔽、技术高超,妄图侥幸逃脱法律制裁;后者则暴露出他们内心对数据泄露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恐惧。这意味着网安民警在办案时,不仅要与犯罪分子展开技术较量,更要进行心理博弈。唯有持续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才能打赢一场场技术博弈和心理较量的硬仗。
“在此,我们也正告网络犯罪分子,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张智恒表示,数据连着千万家,小数据的背后可能藏着大风险。他们悉心守护的不光是数据安全本身,更是数据背后万千个家庭的安危。
同时,他也提醒广大群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公安机关将与大家一同筑牢数据安全隐私防线。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官莉
相关文章
视平线|瞰一周天下事!以笔为旗,请看全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党报的抗战记忆
09-01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巴基斯坦青年来华学习职业技能
08-31亿纬锂能研发出智能表计“长寿电池” 斩获广东专利银奖
08-30孟庆国: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 推动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08-26户外品牌以技术创新,实现专业场景大众化破圈|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Vol.63
08-26协创数据(300857.SZ):控股子公司奥佳软件是NVIDIA Physical Ecosystem的Computing Platform合作伙伴
08-2545年致追梦人|刘畅:练就“纳米级捕手”精准拿捏细胞
08-23原美团平台技术负责人司天歌确认离职
08-22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说谎”?
08-22【乡村振兴看卓资】卓资县:科技赋能绿色农业 单产提升见实效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