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不磨灭的红色信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5:38:00    

87年前,一位23岁的青年离开家乡,告别娘亲和妻子,毅然来到曲周县抗击日寇侵略者。同年他被选举成为冀南地区第一位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至1939年英勇牺牲时,才24岁。他就是郭企之。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烈士郭企之的故事仍在他的家乡南宫和牺牲地曲周传唱,他那永不磨灭的红色信仰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郭企之烈士陵园

纪念亭诉说烈士忠魂

卢沟桥事变发生88年后,记者来到曲周县瞻仰郭企之烈士陵园。这里,是郭企之烈士英勇就义、慷慨赴死的地方。

陵园内,树木高大挺拔,气氛庄严肃穆,与周围喧嚣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六角仿古凉亭的正中间是烈士纪念碑,凉亭多年来庇佑纪念碑免受风吹雨打。碑的正面有红色五角星图案,书写着“抗日民族英雄郭企之同志永垂不朽”,纪念碑于1956年10月由当时的中共曲周县委会、曲周县人民委员会立。碑的背面是“郭企之烈士传略”。

7月10日一早,郭企之烈士陵园的管理单位——曲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干部职工打扫园区并为烈士献花。其间,一位群众走上纪念亭,阅读起郭企之烈士传略来。

记者了解到,这位群众姓袁,今年64岁,家住曲周县白寨镇。袁大爷送孙辈学习书法课程后来到烈士陵园参观。

袁大爷说:“郭县长的事迹我早就听家里的长辈讲过。当年,郭县长来到曲周县参加抗日工作,带领群众打游击战,与日本人周旋,牺牲时才24岁。”袁大爷的讲述,仿佛带记者回到那人民蒙难的抗战烽火中……

1938年9月,郭企之到曲周、邱县一带农村组织群众抗战,领导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在工作中坚决果敢、吃苦耐劳、热爱群众,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同年10月,他被曲周各界人民代表选举为抗日政府县长。

1939年2月,“平原模范伏击战”在香城固附近打响,129师粉碎日军扫荡,与郭企之在敌后带领群众抗日分不开。

1939年7月22日的新华日报号外版报道了郭企之牺牲的时间:“曲周县长郭企之,赴该县城东之南里岳村召集民众讲演,翌日拂晓,敌人数百将该村包围……郭县长被俘,于4月10日在曲周城内遭日寇毒害,忠烈殉国。”

郭企之牺牲的噩耗传来,全县民众无不悲痛流泪。1940年3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特誉以“抗日模范县长”光荣称号,并将曲周县第五、六区和威县一部分村庄划为一个县,命名为“企之县”。

“您长眠,我们长念”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曲周县郭企之烈士陵园北侧的一条道路被命名为企之路。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前后,郭企之的亲属、后人会来曲周扫墓。

郭企之的曾孙女郭艺说:“我曾在烈士陵园里讲述我老爷爷故事的浮雕前久久伫立,用手触摸着,仿佛回到那个年代,感受到他的英雄气概。”

从郭艺记事起,就知道自己的曾祖父为抗日而牺牲,小时候不明白烈士的意义、牺牲的意义。郭艺上高中时,大约是2009年前后,她和家人一起参观曲周企之纪念广场。她记得当时一起参观的群众说:“这就是郭县长的后人,曲周人民一直记得郭县长的牺牲!”那次,郭艺才明白了牺牲的意义。工作后的郭艺在高校从事党建工作,她要将红色故事继续讲述下去。

在郭艺提供的一组老照片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张黑白照片。照片拍摄于1978年,当时《郭企之》剧正在曲周等地上演,郭企之的妻子高华和后辈到现场参观,留下了这张合影。

另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80年左右,郭企之的妻子、弟弟、女儿、孙子、孙女一行人在当年的纪念亭前留念。照片中纪念碑亭周围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还是土路。如今,纪念碑亭焕然一新,水泥、瓷砖铺地,诉说着曲周人民无尽的思念。

郭艺说:“曾祖母不止一次地在老家南墙根儿的大石头上,把曾祖父领导抗战的故事讲给后辈听。每到动情处,大家潸然泪下。隔世相忆,永生相记。曾祖父为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指引着大家奋勇前进。”

红色信仰催人奋进

1956年,当时的中共曲周县委会、曲周县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在郭企之英勇牺牲的地方,建立起郭企之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2015年8月24日,郭企之烈士名列民政部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8年,曲周县人民政府将企之纪念广场改建为“郭企之烈士陵园”。

2020年,南宫市人民政府出资修缮郭企之烈士旧居。2024年,曲周县人民政府向旧居捐赠郭企之半身塑像。

建在郭企之殉难处的烈士纪念亭,成为曲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刚考入公务员队伍的邵婉月就职于曲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邵婉月记得,读初中、高中时,学校清明节组织的扫墓活动,她听老师讲过郭企之烈士宁死不投降、有着坚定红色信仰的故事。

邵婉月说:“作为一名公务员,郭企之烈士永不叛党、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召着我,我将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

今年清明节,曲周县组织所有在校中小学生参观郭企之烈士陵园,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

今年七一,曲周县党员干部在郭企之烈士殉难处重温入党誓词。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肃立默哀。他们不会忘记,86年前,一位受群众拥护的抗日模范县长,在经历严刑拷打、拒绝高官厚禄的利诱之后,从容走向刑场。

民族记忆的碎片,拼接出抗战志士以血肉筑长城的壮阔图景。如今,曲周县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以实干实绩告慰先烈英灵。(老照片由郭企之烈士曾孙女郭艺提供)

郭企之


本报记者曹楚琦 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