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通讯员 肖玲玲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首批“新四类”(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青岛共两家单位上榜。位于青岛高新区的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佐敦”)成功入选。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始终坚持绿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绿色工厂、无废工厂建设,减少碳排放;全面推动能源结构变革,2022年以来,通过污水源热泵、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建设,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高达426.24万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44%;2021年至2024年,青岛高新区还加速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当前已建、在建光伏总装机容量达70兆瓦,加快推进“绿电”使用,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另外,青岛高新区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全部运行后,年节省煤炭近1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7万吨。
绿色工厂树标杆 光伏减碳见真章
在青岛高新区中远佐敦船舶涂料公司,光伏车棚正源源不断为工厂输送“绿电”。作为全国涂料行业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这里通过光伏发电、RTO废气处理设施升级等举措,年减碳量达292吨。公司环境经理邓国栋表示:“光伏车棚年发电43.8万千瓦时,能满足工厂10%用电需求,在园区指导下,我们已全面使用绿电。”
这仅是青岛高新区绿色转型的缩影。数据显示,该区近五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但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骤降93.4%,提前完成碳达峰目标。
绿电倍增添动能 余热回收创效益
在能源结构变革中,青岛高新区打出“组合拳”。通过污水源热泵、余热回收等项目,2022年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达426万平方米,占比44%。目前在建光伏总装机容量70兆瓦,待全部投运后年省煤近15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
“我们车间漆渣年产量从15吨降到4吨。”中车四方所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石长宏展示着智能危废管理系统。作为全省首批“无废工厂”,该企业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危废全流程可追溯监管。
小微危废“拼团”费用降1/3 生态账本翻新篇
针对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青岛高新区创新“拼团”模式。23家汽修单位打包处置危废,转运频次提高50%,费用降低1/3。自2023年试点以来,累计转运危废85吨,节省处置费用超百万元。
“过去危废处置像‘打游击’,现在有了‘组织’。”某汽修店负责人算起经济账。生态环境部门通过视频指导、专家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少走弯路,累计减少危废产生量超10吨。
站在新起点,青岛高新区正加速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从“一企一策”到园区统筹,从技术创新到模式突破,这座生态高新之城正以绿色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12位企业代表受聘为首批三亚中央商务区营商环境体验官
04-30王晨正时隔三年再见丫头的女儿(潇湘晨报、四川观察)
04-29“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绿色石化篇: 从一滴油到万物生 舟山“链”成世界级石化集群
04-29今年以来青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力提速 一季度主要指标优于全国全省
04-282025年智能工厂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数字化企业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蓉成功举办
04-27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开展“践行垃圾分类 共建生态文明”活动
04-27海信日立申请新风处理系统专利,可自动调控风阀平衡压差
04-26开通公交专线,地铁末班延后,华表奖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进行交通管制
04-25向“数”蝶变 传统制造业走出新路子
04-25海南鼓励重点园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 打造低碳产业园区示范场景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