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江音乐学院牵手“越乡”嵊州,共建越剧学院培养越剧人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7:12:00    

5月18日,浙江音乐学院与嵊州市人民政府在嵊州举行签约仪式,合作共建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双方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携手推动越剧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浙江是戏曲大省,传统戏剧资源丰富,剧种繁多,盛演不衰。越剧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嵊州,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2006年,越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更是嵊州的文脉所在。”嵊州市委书记裘建勇表示,作为越剧诞生地,嵊州创设“十个一”越剧保护传承发展机制,创成省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村村有戏、天天有戏、校校有戏”文化惠民工程,掀起了“村越”全民爱越新热潮,书写了“越嵊州越有戏”的精彩华章。

从田间地头的“落地唱书”,到闻名世界的“中国歌剧”,回望越剧的每一次蜕变,都是在教育的薪火中淬炼新生。在裘建勇看来,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的成立是越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越剧教育实现了从“越剧之家”到“越剧艺校”,再到“越剧学院”的时代变迁,为百年越剧在新时代精彩蝶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嵊州在越剧保护、传承、发展方面频频发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做法,为浙江音乐学院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与实践基地。”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干武东表示,未来,浙江音乐学院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新“校地协同”培养模式,探索戏曲高层次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理论教学+舞台实践+非遗传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越剧事业培养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人才。

浙江音乐学院作为一所现代化的音乐艺术大学,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越剧等浙江传统戏曲人才培养,专门成立戏剧系,设有戏曲表演(越剧演员)、戏曲器乐演奏(越剧音乐伴奏)两个专业方向,并建成戏剧学研究所、越剧学研究中心、戏曲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浙音在培养高水平越剧人才的同时,还创排了一批优秀的越剧舞台艺术作品,并在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学成果展演、“新松计划”青年戏曲演员和演奏员大赛、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等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

双方此次合作既是持续深化“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创新典范。双方将以越剧学院建设为引擎,开启越剧艺术传承发展工程,逐步构建以越剧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批专业技能精湛、艺术素养深厚、综合素质全面、文化责任感强烈的新时代越剧艺术精英。

此次签约期间,浙江音乐学院、嵊州市人民政府越剧艺术传承发展工程(越剧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23名戏剧领域的专家受聘为咨询委员。这些智库专家的大力支持,将为越剧学院注入跨剧种、跨学科、与行业前沿紧密接轨的独特视角,助力构建更系统的越剧人才培养体系。

当下,嵊州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共建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无疑为越剧的传承发展搭建起了集人才培养、艺术创新、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于一体的高端平台。越剧学院的成立,是越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据了解,越剧艺术传承发展工程与越剧学院建设将作为促进嵊州市发展的重要引擎,纳入嵊州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规划,越剧学院与嵊州市广泛丰富的越剧资源形成联动,将越剧学院的人才资源、艺术资源、创作资源和国际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戏剧艺术品牌和载体。

千年剡溪水,今朝起新澜。当教育创新遇见百年非遗,这场人才培养的变革,正在为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原标题:《浙江音乐学院牵手“越乡”嵊州,共建越剧学院培养越剧人才》

栏目编辑:吕倩雯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