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8:05:00
邵东市界岭镇南冲小学校长尹美玉。通讯员 摄
【人物】
尹美玉,女,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邵东市界岭镇南冲小学校长。2013年6月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同年9月以特岗教师身份回到家乡任教。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邵东市人民政府嘉奖,2024年被评为邵东市最美乡村教师。
【日志】
4月30日,周三,晴。
今天学校期中考试,学生们考完早早放学了。我批改完最后一张试卷,回家吃个饭,决定出门散散步。
“尹老师诶!吃菜薹不?地里刚拔出来的,沁甜的嘞!”
“不吃了嘞!吃了老人家种的菜背要驼的嘞!”
张奶奶80多岁了,每次路过她家,总要给我塞一袋子菜,菜薹、莴笋、荷兰豆……拦也拦不住。
这不,说了不要,还是拿着狗尾巴草把菜薹捆起来,隔着小溪给我丢了过来。想还给她,她已经转身回了里屋。
这么多年,村里的乡亲们还是老印象,以为我住在学校里不方便、买不到菜,有的让孩子上学时给我捎过来,有的直接把菜放我家门口。其实现在有平台可以送菜上门,生活可比以前好多啦!
不过我猜,他们也是怕我走,在用自己的方式留住我。
2013年,刚毕业的我就来了南冲小学。教了五年书后,曾有机会去镇上的中心学校教书,手续已经办妥,却隐约听到一些村民在议论:“尹老师要走了,不能让她走。”“哪个新老师来都不行,我们就要尹老师。”“尹老师走了我们也要把她接回来!”……
怕村民们挽留,我一早5点多钟就出发去新学校了。不承想,上午刚到,下午村干部就带着上百个群众,真把我从新学校接了回来。
回来的车快到校门口时,我透过车窗,看到路两边站满了村民,一下车,就有人点燃了成捆的鞭炮。
鞭炮声震天响,大家都笑着、鼓着掌,只有我泪如雨下,哭得不成样。
教书多年,我确实尽心尽力、踏实负责,但自认为也只是做好了分内之事,能受到家长、村民如此厚爱,实在是受宠若惊。
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想过离开。
南冲小学这个学校特别偏,离镇上有五六公里距离。记得刚来时,我一个人骑着摩托车,连问了几个人学校在哪,都说“还没到,还在前面”。终于找到了,学校的环境却让我大为震惊:到处是杂草、泥巴,教室的地面凹凸不平,甚至有大块的石头凸出来,一不小心就会绊倒……
村小的孩子也很可怜,60%是留守儿童。小飞就是其中一个,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没人管他,他就沾上了一些坏习惯:长期旷课不说,还到别人家里偷东西,村民的“投诉”电话都打到学校里来了。
接手小飞的班级时,小飞上二年级,他的这些行为我早有耳闻,但我想这孩子内心肯定有善的一面。
“小飞,带我去你家山上挖笋子吧!”“小飞,映山红是不是开了?你陪老师去摘花吧。”放学后,我总拉着他一起,和他聊天、谈心,他也慢慢对我敞开心扉。课堂上,我逮住机会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夸他,每当这个时候,倔强的他就会把头埋进胳膊弯里,捂着嘴偷笑。
不到一年,村民对他的“投诉”就没有了。毕业后他虽然没怎么读书,但听说去了一个厂里打工,也算是没有走上歪路。
我始终相信,“教育无法重来。”一定要从最开始就给孩子培育良好的三观。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老师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要身心健康,自信勤奋,且懂得感恩。
如今的南冲小学新修了教学楼,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学生却越来越少,今年六个年级总共才42个学生,未来学校极有可能面临撤并。
但南冲小学之于我,就像家。在这里和学生、和村民的种种回忆,让我舍不得离开。
我想,只要学校还在一天,我就还会在这干一天,把我与学校的这场“双向奔赴”进行到底。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