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8 11:35:00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随着首批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加上各项新能源车换新补贴政策落地,我国即将迎来一轮动力电池的集中退役高峰期。
这些电池中含有锂、钴、镍等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如果处置不当,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触电、燃爆等安全事故,对土壤、水源、空气造成污染。
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退役电池总量将突破350万吨。那些电芯性能退化较重、安全风险较高的电池,将进入再生利用流程,开启“重生”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回收技术不断进步、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范化回收率目前仍不到25%。
换句话说,大量退役电池并没有流入正规渠道,而是被“低价转卖”“拆车贩卖”甚至“私下处理”掉了。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回收总监罗来新表示,电池卖给私人企业,或者个人的黑作坊,可以不带税票,一个电池可能价值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我们回收的大部分车是没有电池的,没电池的占到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规的小作坊却“低成本高收益”。正规企业按国家标准运作,必须在厂房建设、设备更新、安全环保、技术研发等方面持续投入,成本高回报慢。
而不少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则走的是另一条路:几乎不做环保处理,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拆解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还通过抬高收购价格来抢占废旧电池资源,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针对动力电池回收链条长、流向复杂等问题,工信部等主管部门持续加强源头管理和全过程监管。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企业必须建立产品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质量保障机制。只有让规则先行、责任明晰、监管闭环,动力电池产业才能真正实现绿色高效、安全有序的高质量发展。(央视新闻)
/html>
相关文章
银杏见证抗战烽火中的医学坚守
09-0942家上市券商净利均增自营“挑大梁” 头部10家净利共736.42亿占比超七成
09-08消费贷“国补”落地 多机构明确操作流程
09-02反诈老陈“翻车”,打假岂能成“假打”
08-31亿纬锂能研发出智能表计“长寿电池” 斩获广东专利银奖
08-30汽车后市场打响新能源维保军备赛 美孚1号车养护抢滩人才高地
08-30制造业等4个行业继续实施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
08-23高铁站台该不该禁烟?人民网评:可参考机场的吸烟室
08-215µm动力电池隔膜是如何生产的? 实探恩捷股份玉溪基地
08-19上海书展的这个盲盒拆疯了,刺激一点不输Labubu!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