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2家上市券商净利均增自营“挑大梁” 头部10家净利共736.42亿占比超七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4:28: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A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披露收官,让不少券商直呼是“最好的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9%,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远超营业收入。值得一提的是,42家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全部实现增长。据了解,受益于资本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券商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带动业绩出现高增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券商的马太效应持续,2025年上半年,头部10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均超过100亿元,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0.39亿元、238.72亿元,远超其他券商。

同期,头部10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合计736.42亿元,占42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总额比例为70.8%。值得一提的是,前10家券商中,两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分别为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金额为137.19亿元、157.37亿元。

头部10家营收均超百亿

行业整体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头部券商业绩稳健。

在当前证券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中,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依然稳固,其以330.3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行业第一,也是唯一一家营业收入超300亿元的券商,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历史中期最佳业绩。

合并重组后的国泰海通证券同期的营业收入为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营业收入排在第二位,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反超中信证券20.18亿元,位列行业净利润首位。

从营业收入排名变动来看,因海通证券被合并出列,国信证券新晋行业前十,排名同比上升四位;广发证券超越银河证券升至第四;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的营业收入也超过招商证券。

前十名上市券商,营业收入也均超过百亿规模,排名第十的招商证券,营业收入为105.2亿元,同比仅仅增长9.64%,是十大头部券商中,唯一一家增速个位数的券商;归母净利润为51.85亿元,同比增长9.23%,也是唯一一家增速低于10%的券商。对于业绩增长乏力,招商证券表示,主因投资与交易业务收入下降16.66%,该公司称系固收自营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粗略计算,前10大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合计为736.42亿元,占到42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总额的70.8%。值得一提的是,盈利能力增强后,10大头部券商,有9家都进行了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140.31亿元。其中,国信证券公告称,2025年中期,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此外,中小型机构则分化加剧,部分公司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国联民生证券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9.4%;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幅1185.19%。合并前该公司营业收入位列第38位,目前跃升至第19位,合并给公司的业绩起了关键助推作用。华西证券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上升1195.02%,增幅冠绝行业,主要因经纪与投资业务收入增长。天风证券虽归母净利润0.31亿元仍在行业底部,但较去年同期亏损3.24亿元有所回暖。

从整体上来看,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42家券商全员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四家中小券商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浙商证券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下降23.66%,主要受期货业务收入减少影响;财通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19%至29.59亿元;西部证券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降16.23%;中原证券9.21亿元,降23.14%。

“自营+经纪”贡献营收近七成

2024年上半年,自营投资业务已成为证券行业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以剔除对联营合营企业后的投资收益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来计算自营业务情况,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达112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53%,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44.61%,成为拉动业绩的关键力量。

头部券商继续领跑自营业务领域。中信证券以190.52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国泰海通证券以93.52亿元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自营收入超过50亿元的券商还包括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国信证券等机构。前11家券商的自营收入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券商的自营业务的马太效应凸显。

从增长动能来看,自营业务表现出显著弹性。逾八成券商实现正增长,其中长江证券以668.35%的增速表现最为突出;国联民生证券、华西证券等机构增速也超过200%。

然而,上市券商仍有中原证券、中银证券等6家机构自营收入出现下滑,据悉市场波动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影响以及固收投资表现不佳被相关券商列为主要原因。

资产配置方面,行业整体呈现扩张趋势。截至6月末,上市券商自营投资规模达6.8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华泰证券研报分析显示,券商在固收类资产和权益类投资上分别较年初增长11%和9%。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机构加大了对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以期获得稳定收益。随着三季度以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这部分投资有望贡献更多收益。

另外,经纪业务同样保持稳健增长。42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54亿元,同比增长43.98%;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家“新”券商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外,其他40家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涨幅均超15%,其中33家涨幅超三成。

在行业转型背景下,各家券商正积极推进买方投顾体系建设。监管部门近期出台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也明确要求券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引入中长期资金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从整体上来看,券商的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5年上半年,42家券商这两大业务合计实现收入为1758.08亿元,占到总收入的69.8%,接近七成。

此外,IPO节奏回归正常,带动42家券商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8.11%,达155.3亿元;四大业务中,资管业务是唯一一项行业总体收入下降的业务。42家券商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211.96亿元,同比下滑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