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践行“以持有人利益为本” 公募基金掀改革风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6:53:00    

编者按: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击行业“沉疴”,打出改革“组合拳”,重塑“以投资者利益为本”的价值坐标。公募基金只有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方能打造百年投资机构;唯有将基民获得感深植发展基因,方能推动行业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报今起推出公募基金“以持有人利益为本 打造百年投资机构”系列报道,展示公募基金在新的指引下践行新发展理念,迈向新征程的铿锵步伐。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裴利瑞

一份重磅文件正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改革风暴。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针对基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旱涝保收”“唯规模论”等痼疾,提出了一揽子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一石激起千层浪。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方案》发布以来,各大基金公司已连夜召开学习会议,火速分解任务清单,从浮动费率机制创新到考核体系重构,从产品供给侧改革到合规生态强化。多家受访基金公司认为,这场覆盖公募基金利益分配、价值导向与能力底座的重磅改革,正推动公募基金从单纯的资产管理机构升级为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财富管理伙伴。

连夜开会研讨细节

“整个公司都动起来了,我们从周三开始就在连夜加班。一方面,管理层、股东方自上而下组织了多次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另一方面,各部门自下而上制定细化方案、落实具体工作。”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描述了公司在《方案》落地后的工作状态。

类似的现象正在整个行业上演。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发现,《方案》落地后,各大基金公司各业务部门都在加班加点围绕《方案》细则进行分解学习、落实落细。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方案》是方向上的指引,各家基金公司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再推出个性化的措施,然后一条一条对照《方案》进行重检。公司最重视的一是产品布局,二是绩效考核。

华南一家公募产品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方案》对基金产品要素方面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产品开发和布局指明了方向。比如,《方案》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公司产品团队将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在指数基金方面也会持续开发并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基金。该人士还表示,接下来公司产品团队将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创设力度。

一位从事基金研究的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方案》发布后,多家头部基金已经透露,希望加强与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的合作。他表示,在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的创设方面,可构建多层次的“固收+”策略矩阵,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发展潜力较大,或是头部机构未来构筑竞争力的新赛道。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事部人士透露,绩效考核可能是整个《方案》落地中阻力最大的一环,基金经理的考核方案基本上都要推翻重来,具体怎么考核,最近,管理层和投研部门提出了很多想法和意见,人事部门再把各方意见吸收参考,按照《方案》来制定最终的考核。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胡立峰在第一时间就《方案》发表了简要评论,他表示,此次《方案》推动了公募基金产品考核评价调整优化。过往主动权益基金的考核评价是以净值增长率为核心的分类排名考核,此次新增超额收益率为核心的相对基准考核与利润率为核心的基民收益率考核。

胡立峰指出,在基金评价、基金评奖的指标设计与奖项设计上,基金评价机构将加大对主动权益基金的考核评价。从投资者服务与适当性管理角度看,展示基金产品业绩的同时也应以醒目方式展示基金相对业绩基准的各项评价结果。基金评价机构还应提供基金费用利润率指标,给投资者更多的关键信息与重要数据,更好地服务基民。

华南一家公募高管则更为关注《方案》对合规风控的规定。“《方案》特别提到了要守牢风险底线,提升行业发展内在稳定性;强化监管执法,将‘长牙带刺’落到实处。未来我们公司将持续加强合规风控的主动性、前瞻性,保障各项业务规范稳健运行,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该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积极落实政策举措

在研讨学习的同时,在《方案》发布后,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快速响应,积极落实具体的政策举措。

比如,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正在准备上报浮动费率基金的产品材料。据了解,这批产品牢牢锚定持有人收益,将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档收取管理费,以实现基金管理人激励与投资者费率控制的有效平衡,推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易方达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根据相关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进一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同时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理解掌握费率结构、费率变化规则以及相关风险,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华安基金表示,引入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有效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基金费率是影响投资者决策和持有体验的重要因素,优化公募基金主动权益收费模式,引入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对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募基金改革的大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的收费模式优化将成为行业改革的重要一步。

再比如,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自5月7日《方案》发布以来,已有多家公募机构正在安排旗下公募产品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事宜,后续将会逐步公告。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为基金设立清晰业绩比较基准,避免风格漂移,可让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表现。在中长期,市场投资风格有望更加稳健,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股市,为股票市场提供稳定资金支持,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也有多家基金公司透露,公司正在按照《方案》要求,不断探索优化投研团队的考核与激励体系,逐步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海富通基金表示,近年来,根据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及要求,公司已将投研人员的考核周期调整为以3—5年为主的长周期考核体系,并根据市场及监管要求的变化,公司建立起了激励递延及跟投机制,确保激励体系的科学合理,既体现激励,也体现约束。后续,公司将根据行动方案及后续细则的具体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完善长周期考核体系,优化激励机制,确保投研团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利益。

此外,该公司还表示,将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以下措施夯实长期业绩表现、追求规模和业绩的协同发展:合理控制单个基金经理的基金产品规模,强化投资质量管理,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加强投研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头部公募掌门人集体发声

伴随《方案》的公布和落地,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掌门人在近期集体发声,表态对《方案》改革举措的认可和支持。

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表示,这份凝聚行业共识的改革方案,是通过30余次调研构建起系统性变革框架,从浮动费率机制创新到考核体系重构,从产品供给侧改革到合规生态强化,其底层逻辑始终锚定“投资者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

“纵观此次改革方案的设计脉络,从费率动态调整、考核机制完善到产品创新突破,最终都指向三个关键词:透明、共担、长期,进而推动公募基金从单纯的资产管理机构升级为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财富管理伙伴。”刘建平称,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勾勒的“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图景,这场改革的深层使命在于重塑资管机构与投资者的共生关系,当基金公司的收入报酬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才能真正践行“以投资者为本”,有效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助推居民财富稳健增长,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认为,《方案》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重要举措,不仅将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还将更加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进一步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杨小松重点阐述了他对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的看法,认为浮动费率机制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他认为,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基础资产市场波动等背景下,部分基金的中长期业绩不及预期或者投资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偏离,导致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不理想,浮动费率机制可以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其推出标志着继前期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后,行业在产品供给侧的又一次深度优化。

“一揽子综合措施为我国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方案》落地将推动基金行业优化经营理念和投资行为,从而切实落实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投资者的获得感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华泰柏瑞基金董事长贾波表示,《方案》内容丰富,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即校正行业发展定位、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从而切实落实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

行业期待更多细则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提出将出台多项配套细则,比如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出台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等,多位基金人士也在采访中表示期待更多细则落地。

华南某公募产品部人士对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比较关切。她表示,过往行业对业绩比较基准这个产品要素重视程度不够,《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业绩比较基准能否科学、合理地反映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公司产品以及投研团队正在重新审视基金经理风格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匹配度。

考虑到存量产品数量庞杂,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组合的投资方向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团队预计,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或将逐步推进,从新发产品、存量问题产品逐步扩大到全量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选择范围、设定方式等细节有待进一步细化。

沪上一家中小公募的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他比较期待《方案》中提到的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方案》中提到优化行业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

另一家公募的渠道人士则透露,公司非常关注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和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的出台。“基金赚钱与基民不赚钱之间,充斥着大量不理性、不专业的交易行为,这不仅需要基金公司的努力,也需要销售机构、财富管理机构的补位。在原先的卖方销售模式下,代销机构赚取的是销售佣金,因此交易频率和保有规模是重中之重,赎旧买新和频繁申赎的乱象泛滥;新《方案》将引导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从原先的‘卖产品’向‘顾客户’转型,机构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投资者利益才有可能成为核心。”上述公募渠道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