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点开花,湟源文旅“热力值”拉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54:00    

本报讯(记者 晴空)“踩一踩千年古道的印记,吹一吹河湟谷地的风”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湟源各大景区修栈道、扮靓景点、升级服务,从基础设施到游玩体验“火力全开”,打造出最地道、最舒心的湟源之旅。全县上下紧抓假日经济,积极作为,通过节前精心筹备、节中有序组织,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4.5万人次,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8.4%,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4.9%,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45.2%。

“浪山浪山浪河滩”品牌持续

节前,县文旅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草局等职能部门,对2025年全县新增“浪河滩”营地6家开展“一站式”审批工作、审批通过2家,因水源保护地、耕地等生态红线等原因取缔4家。对辖区内4家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开展复审工作,围绕服务质量、设施配备、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依据评定标准严格复审,强化行业规范,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接待水平。

各大景区焕新 游客体验升级

日月山景区投入30余万元用于十几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沿着木栈道深入景区,古道博物馆外全面更新。丹噶尔古城景区推出共享自行车,让游客在古城街巷里慢悠悠感受骑游乐趣,还有丹噶尔古城国装文化季启动仪式暨古城IP人物发布会,“缘起丹噶尔”开城仪式沉浸式演出,“五行之音”丹噶尔古城千户仓小剧场沉浸式音乐会等精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生动感受古城历史人文典故、经济风貌及多民族文化特色。

大黑沟也上新了景区“焕新大礼包”,为了让游客拥有更优质的游玩体验,景区斥资约11万元,从多个方面开启“升级模式”。整个景区将化作花团锦簇、绿意葱茏的生态画卷。还新增了攀岩、抱石等特色项目,解锁新奇玩法。还有徒步登山之旅,游客可以穿梭山林,探索自然奥秘。“抓鸡烧窑”趣味活动让游客体验了一把亲自抓捕散养鸡传统烧窑烹饪的乐趣!

多彩活动点亮湟源文旅盛宴

围绕“‘五一’惠游丹城燃动县域精彩”劳动节活动主题,湟源县发放惠民消费券2280张,进一步激发县域消费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推进“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并成功入选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进一步推动湟源文旅“出圈”。

此外,以丹噶尔古城为核心,精心举办“璀璨丹城·锦绣河湟”青海丹噶尔古城国装文化季活动启动仪式暨“缘起丹噶尔”开城仪式、“趣话姻缘·重拾传统”媒婆说媒演绎之旅、“乡韵五一,趣享田园时光”“四月八庙会”等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达5.7万余人次。联合相关部门、乡镇对全县A级景区、网吧、电影院线开展安全生产全覆盖督导检查,成立检查组7个,检查单位17家,出动人员34人次,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无投诉、秩序井然。

在众多景区中,丹噶尔古城凭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4A级景区的深厚底蕴,以及精彩纷呈的活动,成为湟源地区“五一”旅游热门榜首。小长假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9447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6109人次,旅游收入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142%。而日月山景区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如诗如画的高原风景,单日客流量突破13000人次,让游客沉醉于文成公主故事与壮美山河的交融之中。大黑沟、宗家沟等景区也成功迎来今年第一波客流高峰期。

节后各项活动积极筹备热度不减

紧扣“以文旅定义定位城市”思路,湟源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推动A级景区联动开发,培育“非遗+旅游”“民宿+康养”“赛事+文旅”等新业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计划开展排灯艺术文化展演、高原风筝邀请赛等品牌活动,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持续擦亮湟源旅游文化名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平台,健全“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推动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全力进入旅游旺季“战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