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3:30:00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季收官,A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收盘,四川已有120家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已宣告,含回购)619亿元,较2023年的594亿元稳中有升。这场“红包雨”中,既有白酒龙头抛出的223亿元“超级红包”,也有中小创企业在业绩承压下坚守股东回报的诚意之举。那么,这些红利具体流向哪些领域?哪些企业分红最为慷慨?
“十亿俱乐部”撑起分红主力,五粮液“领跑”
从规模看,川股分红呈现明显的头部集中效应。全省共有8家上市公司分红超10亿元,由五粮液、泸州老窖、成都银行、四川路桥、通威股份、川投能源、东方电气、科伦药业组成的“十亿俱乐部”,合计贡献约450亿元,占总分红额的72%。另有49家公司分红规模在1亿元至10亿元区间,共同构建起川股分红的基本盘。
五粮液以绝对优势领跑,公司2024年拟分红223亿元,占川股总分红额约为36%,不仅刷新自身历史纪录,其70%的分红率(即:净利润的70%)用于分红,更是远超A股平均水平。不仅如此,五粮液的分红率还呈现“逐年进阶”态势:2021年50%、2022年55%、2023年60%,2024年跃升至70%。不含2024年,五粮液上市27年累计分红已达1041亿元。
白酒板块另一巨头泸州老窖以87.58亿元紧随其后,分红率达65%;成都银行凭借37.76亿元分红及30%的分红率,维持了银行板块稳定的现金流优势。值得关注的是,通威股份2024年耗资20亿元实施股份回购,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现金回购金额视同分红纳入比例计算,使其实际分红规模达20亿元。
从分红频率看,国光股份全年实施3次分红,合计金额4.22亿元,成为川股“最频繁分红公司”;另有52家企业进行了2次分红,展现出持续回报股东的意愿。
在分红比例方面,和邦生物2024年中期分红1.61亿元,以510%的超高比例居川股首位。此外,全川共有10家企业分红比例超过100%,包括佳发教育、港通医疗、中科信息等。
“逆境”分红传递信心,监管“指挥棒”指向价值投资
尽管部分公司业绩承压,但仍“真金白银”回馈股东。川观新闻记者统计发现,2024年,在归母净利润为负的四川上市企业中,*ST金时、普瑞眼科、观想科技等7家公司突破亏损实施了分红;而净利润为负增长的企业中,有68家在2024年度进行分红。部分企业表示,“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30%”,体现了其对投资者的重视。
新“国九条”及202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为关键推力。前者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后者放宽分红限制,允许资本公积补亏,因此激活了更多企业的分红能力。
成都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告诉川观新闻记者:“以前是账面亏损就无法分红,新公司法实施后,资本公积金可用于弥补历史亏损,让现金流良好但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公司获得分红资格。我们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既回馈股东,又保留了发展资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积极分红是落实监管要求的具体行动,既能提升公司市场形象,也向市场传递盈利能力与现金流健康的信号。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新分红规则将激励上市公司加强分红力度。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预计政策引导下短期市场风格或将持续向红利、大盘风格倾斜,具备分红潜力的公司有望释放更多超额收益。
专家同时提醒,分红不能只看“绝对值”,还需理性判断。结合行业特性来看,成熟行业的高分红是稳定现金流的体现,而硬科技企业留存利润用于研发,反而是长期竞争力的保障。